2.预防纠纷的防范性管理 2.1 规范和健全管理制度 这是维护工作井然有序的保证, 检验科除了建立与其它科室相同的管理制度外, 还根据自己特点制定符合本科实情的相关制度, 并在运行中不断补充, 逐步完善, 这些年来我们建立、补充了如下制度。 2.1.1 标本采集验收制度, 其中明确规定采集验收标本的查对内容, 收取标本和拒收标准, 争取将差错消灭在工作初始阶段。 2.1.2 各专业组工作制度, 其中明确规定各组检验标本每个环节必须遵守的规矩、程序、使之成为杜绝差错与纠纷的第二关口。 2.1.3 检验与临床沟通制度, 规定检验结果特别异常和不好解释的时候, 要及时与临床医师和护士沟通, 询问病人和标本采集情况, 必要时报告临床主任和护士长, 把差错堵在双方的了解和沟通当中。 2.1.4 质量管理制度, 规定每专业组每天室内质控的次数、项目、允许误差范围和失控纠正措施以及室间质控的项目、次数、时间, 公布成绩并实施奖罚办法。用质控对比检验结果, 加强堵住差错的关口。 2.1.5 报告核对制度, 规定报告发送前检验者和审核者双查双签。急诊报告可单签名, 但要经检验和审核两道关才发报告, 形成杜绝差错纠纷的最后一道关口。 2.2 建立安全的医疗行为体系 2.2.1 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质量管理小组, 为做好医疗安全工作, 预防医疗纠纷提供组织形式上的保证。 2.2.2 进行经常性规范医疗行为教育, 利用早交班, 业务小组长会, 全科科务会等时间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及专业知识, 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 不断树立现代实验室工作的行为准则。 2.2.3 结合实际学会分析处理纠纷, 寻找问题的症结, 科学客观地进行分析发生纠纷的原因, 而不是推卸责任互相埋怨或简单了事, 从问题和纠纷中长经验, 长知识, 把工作做的更好。 2.2.4 定期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 定期进行各专业组工作讲评, 定期与科室技术人员谈心交流,互相勉励互相帮助。 2.2.5 建立投诉记录和咨询服务记录, 不断反省工作中的缺陷, 总结工作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有问必答、有错必纠。以医疗行为的安全规范, 保证医疗质量的安全。 通过这些措施和管理, 我们感觉科室纠纷在减少, 服务能力和质量在提高, 与临床科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关系。许多临床科主任、副主任和护士长以及医生、护士反馈给我科的检验质量问题和各种信息, 使我们有的放矢地解决了不少问题, 制定了改进措施, 保证了工作质量, 因此保持与临床科室相互沟通协助, 可以共同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 有效预防和减少检验医疗纠纷。 来源:检验医学专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