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或者叫做临床检验诊断学,隶属于临床医学范畴。2003 年ISO15189文件中明确指出:医学实验室的服务应满足所有患者及负责患者医疗保健的临床人员之需求。可见,检验科的全部工作内涵是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然而,现实中临床科室和检验部门间却存在许多交流障碍,不仅影响了医生之间的融洽相处,还导致了不少误诊误治。 造成沟通不畅的“先天不足”是:许多医院的检验科管理层没能与临床医务人员一起定“规矩”,比如合格标本的标准、拒收标本的原则和医生必须提供的信息等。 再有,就是“检验临床应用咨询机构”和检验医师岗位的缺失,也阻碍了医生之间的顺畅沟通。ISO15189明文规定,医学实验室 应设立临床咨询机构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提供咨询服务并对临床工作提出建议。 最后,要拆掉检验和临床之间那堵“墙”,没有实验室和临床医生自己的努力也是万万不能的。所以让我们擦亮眼睛看看隔阂到底在哪里 。 误诊 当错误的检验报告导致了误诊时,该由谁来负责任? 我的一个同学,实习第三天,经临检科组长的允许,自己发血常规化验单,有一张单子没仔细看就发出去了,这张单子白细胞0.6,如果真是这个值的话,患者应该是被人抬进来的(后来得知是仪器的微管堵了)。这下可坏了,临床那边直接收患者住院,患者在石家庄和北京的儿子都以为父亲病重,心急火燎地赶了回来,结果患者住了三天院,一点事没有。这事告到了院长办公室,后果可想而知……事后 临床那边说检验科不负责任,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检验科说收住院的那小子还研究生呢,就这水平……其实大家多沟通一下,就会避免 这类事情的发生,一个电话,或者是让学生跑一趟不就没事了吗? (第四心音) 我曾经收了个化脑的孩子,常规取脑脊液去做化验,可是报告结果竟然细胞数只有两个。化脑,可能吗?于是我打电话询问结果是否可靠 ,竟还被那个检验师骂了一通。没办法,我自己把双目显微镜拿出来亲自数,细胞数1000以上!我已经在报告单上写明了“化脑可能 ”,可他竟然对此结果丝毫不起疑心,更别说复查了。 (疏桐漏月) 检验质量并非只是检验科的事,对检验科报告应正确地分析。我遇到过一个病人,在外院2次血培养均为葡萄球菌,针对葡萄球菌抗生素治疗,病情持续加重转入我院。入院后2次血培养是真菌(名称忘记),给予抗真菌治疗,病情好转。回顾分析外院血培养可能受葡萄球 菌污染,得出相应结论。如果临床医生能够正确看待化验结果,考虑到污染可能,情况就不同了。 (天平) 我不太了解其他地方的情况,但我知道上海这边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对质控还是很重视的,室内质控是天天做的,临检中心还有定时和不 定时的检查。对于一些指标怀疑异常的和接近危机值的,我们医院要求必须复做并且和临床联系(了解病人情况,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还有在报告单上我们也是注明相关的情况(如标本溶血、标本已复、建议复查),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标本(如凝血功能和血沉等抽血量不 对),我们也会及时通知临床重新留取。 (乐园)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我收治了一名“腹痛待查”的患者。患者疼痛十分剧烈,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症状,查体却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各种辅 助检查都正常,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检查也排除了,外科会诊也没发现什么异常。用一些解痉药物稍有缓解,但是不多时疼痛又来了。因为诊断不清不能应用像杜冷丁、吗啡、强痛定等强效止痛药。眼看着病人痛苦万状,我们却无从下手,真是急死人!这时候,我科的胡文芝教授通过分析病情提出了一个罕见病的诊断——急性卟啉病,确诊要靠实验室的化验检查——尿卟啉实验。于是,我给病人留取尿标本送 到化验室,可等到下午回报却是阴性。胡主任知道后,稍稍皱了皱眉说:“再送标本,和化验室李主任商量一下能否让他亲自做这个试验 ,因为这个试验要求技术性较强。”第二天,了解情况的李主任亲自做起来,吸尿液、加试剂,每一步都仔细认真。将近一个上午的时间 ,最后奇迹出现了,试管中一个漂亮的樱红色彩环出现在两层液体之间——阳性!我拿着报告飞快地回到科里,立即实施,不多时患者疼痛缓解,过了几天就出院了。 所以,我认为检验对临床太重要了,准确的检验结果是准确诊断的依据,而后才可能有正确的治疗。检验科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医院的水平。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曹凤林) 效率 一边是急不可待的患者,另一边却是迟迟不来的检验报告 ……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开好的化验单在应该回来的时间没有收到,或者标本废掉等等一些事情。如果病情不急也就算了,但是遇到有事的情况确实让人窝火。我认为作为一名检验师,对检查结果的及时回报既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更是对患者的责任 。当然,反过来对临床医生来讲,应该避免结果回报送错病区,遇到紧急情况最好在检验单上加注“急”字。如果医院有条件的话还应该 实行联网,结果可以在网上直接查询,省去了很多路上的时间。 (住院医) 盲目求快已成为检验与临床在实际工作中不和谐的一个音符,临床医生往往过分强调快出结果,这也成为制约检验与临床和谐共进的一个 因素。特别是细菌学检验,周期长、工作繁琐,致使一些临床医生不愿意做此检验。遇到病人,只是靠经验给药,用几天后若不见效,就 更换高一级的药物。如果仍未见效,则一直变更药物,直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时才考虑做细菌检查,可此时早已错过细菌鉴定的最佳时 机,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及耐药菌株的形成。因此临床医生应该详细了解细菌室的功能,善加利用,检验师也应该积极配合临床,尽可能 提高时效,每当鉴定过程中出现有临床意义的信息时应及时和临床沟通,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张秀芳) 态度 都是医生,可看着对方总是有点儿“狂”! 有一次,由于检验报告受到质疑,我去请他们来复检,再涂骨髓片。他们好像很不情愿,一副高高在上不可怀疑的态度,涂后送检结果仍 与临床症状有出入。于是病家要求送片往上级医院。当我去索取骨髓片却遭刁难,说“那么不相信人,要取就叫医生来取”。结果就连医 生亲自去也没取出来。后来科室主任让病人再做一次骨髓穿刺,由内科医生自己涂片,上级医院的报告果然与之前不同,诊断更符合临床 病征。我想说检验医师,请不要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检验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偶尔受到质疑是在所难免的,这并不说明你们一定错了 或者我们不信任检验科。 |